秋风曲三首·其三
江洪〔南北朝〕
北牖风摧树,南篱寒蛬吟。
庭中无限月,思妇夜鸣砧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北面窗外大风摧折了树枝,南面的篱笆下蟋蟀在寒冷中悲吟。
无边的的月光洒满庭院,思妇在深夜捣衣声声断肠。
注释
牖(yǒu):窗户。
蛬(qióng):即“蛩”,蟋蟀。
鸣砧(zhēn):即捣衣。古人在缝制寒衣前要先将衣料放在砧上捣平。砧,捣衣时垫在下面的石头。
江洪
南朝梁济阳人。初为齐太学生。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,招文学,洪以善辞藻从游。曾与丘令楷击钵立韵,响绝诗成,皆可观览。后为建阳令,坐事死。 17篇诗文 1条名句
南楼中望所迟客
谢灵运〔南北朝〕
杳杳日西颓,漫漫长路迫。
登楼为谁思?临江迟来客。
与我别所期,期在三五夕。
圆景早已满,佳人犹未适。
即事怨睽携,感物方凄戚。
孟夏非长夜,晦明如岁隔。
瑶华未堪折,兰苕已屡摘。
路阻莫赠问,云何慰离析?
搔首访行人,引领冀良觌。
杨震四知
范晔〔南北朝〕
杨震迁东莱太守。当之郡,道经昌邑,故所举王密为昌邑令,谒见,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。震曰:“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”密曰:“暮夜无知者。”震曰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?”密愧而出。性公廉,不受私谒。子孙常蔬食步行,故旧长者或欲令治产业,震不肯,曰:“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,以此遗之,不亦厚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