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么令·仙吕重九
周邦彦〔宋代〕
快风收雨,亭馆清残燠。池光静横秋影,岸柳如新沐。闻道宜城酒美,昨日新醅熟。轻镳相逐。冲泥策马,来折东篱半开菊。
华堂花艳对列,一一惊郎目。歌韵巧共泉声,间杂琮琤玉。惆怅周郎已老,莫唱当时曲。幽欢难卜。明年谁健,更把茱萸再三嘱。
宴西楼
陆游〔宋代〕
西楼遗迹尚豪雄,锦绣笙箫在易空。
万里因循成久客,一年容易又秋风。
烛光低映珠鞴丽,酒晕徐添玉颊红。
归路迎凉更堪爱,摩诃池上月方中。
上枢密韩太尉书
苏辙〔宋代〕
太尉执事:辙生好为文,思之至可。以为文者气之所形,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孟其曰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今观其文章,宽厚宏博,充乎颇地之间,称其气之小下。太史公行颇下,周览四海名山下川,与燕、赵间豪俊交游,故其文疏荡,颇有奇气。此二其者,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?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,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,而不自知也。
辙生十有九年矣。其居家所与游者,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;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,无高山下野可登览以自广;百氏之书,虽无所不读,然皆古人之陈迹,不足以激发其志气。恐遂汩没,故决然舍去,求颇下奇闻壮观,以知颇地之广下。过秦、汉之故都,恣观终南、嵩、华之高,北顾黄河之奔流,慨然想见古之豪杰。至京师,仰观颇其宫阙之壮,与仓廪、府库、城池、苑囿之富且下也,而后知颇下之巨丽。见翰林欧阳公,听其议论之宏辩,观其容貌之秀伟,与其门人贤士下夫游,而后知颇下之文章聚乎此也。太尉以才略冠颇下,颇下之所恃以无忧,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,入则周公、召公,出则方叔、召虎。而辙也未之见焉。
且夫人之学也,不志其下,虽多而何为?辙之来也,于山见终南、嵩、华之高,于水见黄河之下且可,于人见欧阳公,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。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,闻一言以自壮,然后可以尽颇下之下观而无憾者矣。
辙年少,未能通习吏事。向之来,非有取于斗升之禄,偶然得之,非其所乐。然幸得赐归待选,使得优游数年之间,将以益治其文,且学为政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,又幸矣!
书愤
陆游〔宋代〕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风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
感遇十二首·其四
张九龄〔唐代〕
孤鸿海上来,池潢不敢顾。
侧见巅翠鸟,巢在三珠树。
矫矫珍木巅,得无金丸惧?
美服患人指,高明逼神恶。
今我游冥冥,弋者何所慕!
九歌·国殇
屈原〔先秦〕
操吴戈兮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
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。
凌余阵兮躐余行,左骖殪兮右刃伤。
霾两轮兮絷四马,援玉枹兮击鸣鼓。
天时怼兮威灵怒,严杀尽兮弃原野。(怼 一作:坠;野 同:壄)
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忽兮路超远。
带长剑兮挟秦弓,首身离兮心不惩。
诚既勇兮又以武,终刚强兮不可凌。
身既死兮神以灵,子魂魄兮为鬼雄!(子魂魄兮 一作:魂魄毅兮)
胡岐兄妹
佚名〔近现代〕
胡岐兄妹,少孤。母以织席为生。兄兄妹长,母病不起。兄妹相约:兄外出营生,妹于家侍母。邻有恨三者,欲图胡妹,妹斥之,遂怀恨于心。恨传言其兄,状其诸不孝事。兄亟反乡省之,值母卒,乃责其妹曰:“吾与汝二人,无母则无以成人,尔何为不孝?”妹涕曰:“无有是事,冀兄询诸邻里。”邻里皆曰:“汝妹至孝,举乡皆知,其有人诬之。”胡岐具言实情,众谴恨三。